0%

沈巷的年轻人

在晴朗天气从空中俯瞰中国东部,长江口与杭州湾之间的三角洲地带,形状恰似一只鸟雀头部的侧面图。在鸟雀的侧影上,上海的地形巧妙构成尖锐的鸟喙;而在三角洲的中心和腹地,有一片水母状的湖泊,形同鸟雀睁开的圆形眼睛,这就是太湖。

在夜间拍摄的北半球卫星照片上,长江三角洲因其密集的人工照明成为中国最明亮的区域。在这张灯照地图上,苏州木渎古镇附近的小村庄——沈巷,只是一个无法辨清的小亮点。

沈巷周围曾经水网密布,可以沟通太湖、东海和京杭大运河。两千多年前,吴越争霸故事中的诸多场景就发生在这一带。如今,沈巷被工业园区包围,成为外来打工者的聚居区。

春天的流水线

苏州沈巷村街头,一位手拿冰淇淋的女孩。

沈巷的故事,是“春天的故事”这个巨型交响乐的一个声部:中国最终从一个高度农业化的国家,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。城市迅速扩张,数以亿计的人口离开村庄和土地,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。这一进程对地貌景观的改变,就其规模而言,在全部人类历史上也称得上罕见。

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之后不久,上海市设立浦东新区,一个月后,苏州河西新区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中国与新加坡共建园区的计划也在这一年落地苏州。两年后,苏州工业园区建立。长三角开始以更集中和更大规模的形式复制珠三角的经验。

外资快速流入苏州的两个工业园区。1993年,以电子加工为主的台资企业明基电脑入驻苏州高新区,选择了狮子山下一片农田建设新工厂,1995年落成八万平方米的厂房。明基电脑的到来是划时代的。如果说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是苏州伸出的橄榄枝,明基所带来的回报则远不止它的工业产值和税收。更重要的是,与明基配套的30多家台资工厂也相继来到了苏州。在园区模式带来的聚集效应下,1999年,苏州市计算机产品的出口就超过了传统纺织品产业的出口。

2018年11月,苏州高新区,晚上八点多,一家台资企业的工人下班后走回宿舍。

随着外资工厂快速扩张,从中国内地来苏州打工的人从涓涓细流,迅速变成了一股浪潮:他们白天涌入规模庞大的厂区,在流水线上生产电子产品,晚上则回到狭窄的出租屋。

2000年,陆光运来到了苏州。

这个生于1977年的安徽小伙子毕业于本省一家普通工科大学质量管理专业。来苏州后,他被一家大型台资企业录取,成为流水线上的质量检验工程师。如果留在老家,陆光运月收入大概会在400块左右,并且可能会维持很多年。在苏州则能拿到1600元。工作三年后,他如愿进入“更有档次”的外企,工资翻了一倍。

这是外企给苏州带来的另一个回报。陆光运这样的大学毕业生,得以在成熟的企业管理体系中快速成长,还能存下不少积蓄。抓住机会的年轻人,日后成了优秀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,是苏州新中产群体的主要来源。

整个90年代,苏州引进的外资规模翻了四十多倍。2001年,中国加入WTO。这一年,外资在苏州签下了超过72亿美元的合同,甚至超过了相邻的上海。外资的溢出效应很快在苏州催生了一批本地配套企业。

2003年,陆光运在高新区买了第一套房。四年后,陆光运结婚,接着添了两个孩子。他觉得自己真正在苏州安了家。2012年,陆光运离开外企,成为一家金属零件配套企业的销售主管。2014年,他成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。

等红灯的人

最近10年来,陆光运式的故事变得稀缺了。

到2007年,全桂荣已经打了10年工。1997年初中毕业,两年后他决定去珠三角打工,换了几个不同的城市、工厂和行业。2007年,全桂荣进入深圳一家手机按键厂,从生产线上的品检开始,逐渐成为了助理工程师、实验室的主管。但此后他放弃了这份工作,加入了一家公益机构的实习计划。他想弄明白困扰了自己近十年的问题:打工的生活为什么是这样?自己还能有什么出路?

2008年,他带着问题来到苏州。在苏州的工厂里待了将近一年后,全桂荣决定办一个能让工友看书和交流的地方。他在沈巷租下一间60平米左右的房子,到处募捐书籍,慢慢将租住在村里的工人吸引过来,并于2013年正式注册为社工服务中心。

这间位于商业街二楼的房间里经常坐满了看书聊天的工友。阳台上摆着折叠桌和几把椅子,年轻人围在一起弹吉他、打鼓、唱歌。

2018年9月,全桂荣(右)在工友之家的图书室教一名年轻人弹吉他。

2018年11月,两位刚刚16岁的年轻人第一次来到公益图书室看书。

2018年8月的一个傍晚,在苏州打工的高刚下班后来到工友之家练习吉他。

2018年8月,在工友之家工作的小叶锁上图书室的门准备回家。

与陆光运、全桂荣早年的选择不同,比他们年轻15岁左右的工人中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日结的工作,而不是与工厂形成稳定的雇佣关系。随着快速扩张时代的结束,个人机遇的大门正在关闭,“转岗-升职-涨薪”乃至成为管理人员的前景越来越暗淡,已不足以让“90后”工人继续忍受日复一日单调的流水线工作。

陆光运觉得,2010年之后,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不在于低成本,而是供应链优势。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在中国快速找到生产流程需要的每一个供应商,不同的供应商之间距离都很近。

得益于全球化生产和供应链整合,苏州获得了20年高速发展的时间,一环接一环构建起了今天苏州的工业生产和管理体系,并将其深深地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之中。

随着土地和人工成本上升,环境风险积累,这个紧密相连的链条如今开始出现松动。 2013年开始,苏州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开始下降。2016年,陆光运开始收到外企客户的的询问,要求他回答如何 “应对中国政府对于表面处理的环保政策”。

2018年11月,苏州阴雨连绵,刚结束夜班的工人们坐厂车离开。

陆光运已经警惕地察觉到整个行业的危机正在到来。他用一个比喻来描述了自己在10年里经历的两次危机:“2008年是开车在路口等红灯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亮绿灯,但车里油是满的,我一点都不慌。现在又在路口等红灯,既不知道红灯什么时候结束,也不知道加油站还有多远,但是我知道,车里油已经快没有了。”

在缝隙中流动

沈巷商业街上,一栋出租房屋的内部结构和分割。

随着土地、人工和环保成本上升,苏州正变得越来越贵。如今连沈巷已一房难求。

房荒首先和沈巷周围工厂集体宿舍改造有关,并且几个城中村也都陆续拆迁改造。对打工者来说,居住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。其次,沈巷因实施自愿拆迁政策,可出租的房源也大大减少。远离沈巷商业街的几排房屋都已经成了无人的“废墟”。

王浩然在沈巷小河浜旁边经营一家劳动中介。过去招工非常容易。“一百个人去应聘,只要六七十个,还要看文化水平,现在去多少个留多少个。”他猜测工人减少的原因有两个:一是对于城中村和工人集宿区的整治提高了生活成本;另一方面几年前苏州的工厂开始向外转移,一些工人可以选择离家更近的地方打工,工资和苏州相差不大。

2018年11月,王浩然(右)在自己的店里,和前来应聘的工人聊天。

在苏州,日结工资从2011年的80-120元涨到了200到250元一天,正式工人的月薪却变化不大,还是四千多元。正式员工的工资要交社保,有的打工者觉得不会长久待在苏州,交社保也没有意义。今天留在沈巷的工人,很多宁愿像王南虎一样选择日结。

2014年,因为参加一个中介组织的“替别人注册空壳公司”的活儿,王南虎第一次来到沈巷。在沈巷徘徊了几天,他一直没找到正式工作。网吧老板请他喝饮料,提供食宿,欠账可以等找到工作后再还。他欠网吧的钱越来越多之后,终于明白,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,他很有可能永远陷在网吧。他决心去沈巷租一间房子。

“房租每月300块,第一天先给房东五十块钱。房东说只要我去上班,每天给钱,就让我在这住。”

2018年11月,王南虎穿着保安服回到自己位于沈巷的出租屋。

王南虎喜欢看书,这本大学英语教材已经被翻得很旧。

2018年11月,晚上8点,王南虎来到中介,结算当天的工资。

这一天王南虎没有去做日结,中介没有给他安排好工作,他只好坐在工友之家门外蹭网。

王南虎没有选择进厂,他以日结的保安工作维持生计,日工资150元到170元。但生活并没有改善:几个月前,一位中介拉他办了一张信用卡,很快因透支欠了银行5000多元。为了还卡债,王南虎不得不每周工作七天。

稳定劳动力的缺乏和工资微弱的涨幅形成一种困局,原本非常赚钱的中介行业遭遇挤压。王浩然如今勉强维持自己的生意,“大家现在就在这里耗着,都很迷茫。以前这一条巷子里好多中介,现在这一排就剩我这一家了。”王浩然有两个孩子,大女儿在沈巷上幼儿园。他在老家宿迁买了房,“不行就回去了,换个事情做吧。”

唯有流动

太湖流域依然是江南的核心。

优越的地理条件带动经济蓬勃,明清以来,人口、市镇和文化无不快速扩张。改革开放之后,江南的活力再次快速释放,勤劳的人填满市场空间中每一个缝隙。但增长从来不是永恒的,崛起和消沉在江南城市之间流转。哪怕是沈巷这样微小的空间,也在短短二十年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起伏。

2018年11月,清晨薄雾之中,沈巷连片的黑色屋顶依然显眼。

随着城市群和工厂林立,太湖流域的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。2007年太湖蓝藻大规模爆发,无锡全城自来水因污染无法饮用。此后,江苏财政每年都要投入20亿元专项基金治理太湖,花费了十年时间将太湖流域水质从2007年的Ⅴ类改善为Ⅳ类。

人其实也像蓝藻,在适宜的温度下快速成长,填满逐渐形成的社会结构。一旦过去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,便不得不停下来,解决曾经视而不见的问题。可以预料,沈巷作为一个城中村不会一直存在,但我在这里见到的、正陷入迷茫的人们,很快会重新找到另一个市场中的缝隙,继续生存下去。

保持流动是唯一的应对方式。

(本文中陆光运为化名)

江南是中国最现代化、也最具独特文化精神的地区。在前文提到的衢州、白茆、宁波、兰溪、柯桥、沈巷之外,澎湃记者还寻访了无锡、朱家角、湖州、余杭、金华、舟山、温州等地,用人文主义的目光,穿透刻板印象,凝视千年江南古今之变留在普通人命运中的真实轨迹。

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故事